“立秋”到了!
立秋是秋天的初始节气,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:“秋”就是指暑去凉来。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,秋高气爽,月明风清。此后,气温开始逐渐下降。
立秋后,身体由夏季的开放出汗排毒状态向收敛阳气储存能量转变。古人有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、“春生夏长、秋收冬藏”之说,养生一定要顺应四时,才能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。
那这里就要讲到立秋养生的“四养三防”了。
立秋三防
>>>>防暑
今年立秋仍处在“三伏天”内,暑热未尽,气温不会很快下降,很可能有短时间的气温升高;虽有凉风时至,但天气变化无常,早晚温差大。
白天仍然炎热;“秋老虎随时虎视眈眈,天气也逐渐由潮热转向干热。
因此,立秋后防暑降温要继续,不能有丝毫懈怠,以防中暑。
>>>>防燥
中医认为,燥乃六淫之邪,为秋季主气,其性干燥,易耗津液。秋天容易上火,建议容易上火的人少吃辛辣食物,应该注意多喝温热水,多吃些滋阴润喉之品,如百合、银耳、黑木耳、梨等。
老年人对秋天气候的变化适应性和耐受力较差,更应重视预防。
因此,秋季防燥,要以养阴清燥、润肺生津为基本原则。
>>>>防感冒
立秋后,昼夜温差变大,早晚温差过大容易引起频发感冒等。提醒大家在衣着和居家休息方面,应更注意防止夜间着凉。
初秋也是感染新疾病的高发期,孩子往往会出现发烧症状,有时还会出现脸色苍白、
情绪不稳定、恶心呕吐、腹泻等其他异常表现。
因此,初秋之际,千万注意不要贪凉,注重饮食卫生,情绪稳定。
立秋四养
1、精神调养
要做到内心宁静,神志安宁,心情舒畅,切忌悲忧伤感,即使遇到伤感的事,也应主动予以排解,以避肃杀之气,同时还应收敛神气,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。
秋内应于肺,肺在志为悲(忧),悲忧易伤肺,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,易生悲忧之情绪。
所以在进行自我调养时切不可背离自然规律,循其古人之纲要“使志安宁,以缓秋刑,收敛神气,
使秋气平;无外其志,使肺气清,此秋气之应,养收之道也”。
2、起居调养
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气爽之时,应开始“早卧早起,与鸡具兴”,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,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,且防收敛之太过。
立秋乃初秋之季,暑热未尽,虽有凉风时至,但天气变化无常,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“一天有四季,十里不同天”的情况。
因而着衣不宜太多,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,易受凉感冒。
3、运动调养
立秋后,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好时期。秋季养生不能离开“收、养”这一原则,要把保养体内的阴气作为任务。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,即运动量不宜过大,宜选择轻松平缓的项目。
尤其是老年人、儿童和体质虚弱者,以防出汗过多,阳气耗损。
4、饮食调养
立秋以后气温由热转凉,人体的消耗也逐渐减少,食欲开始增加。因此,可根据秋季的特点来科学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,以补充夏季的消耗,并为越冬做准备。
立秋后很长一段时间会持续高温,特别是在南方城市,很多人会有脾胃虚弱的情况,调理脾胃侧重于清热、利湿、健脾,而饮食调理是保养脾胃的关键。
>>>>五谷膳食粉有何妙用?
秋时肺金当令,肺金太旺则克肝木,故《金匮要略》又有“秋不食肺”之说。秋季燥气当令,易伤津液,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。
五谷膳食粉根据 中医传统“药食同源”理念,汇集了199种优质食材,采用超微研磨技术,使食材中的成分更易被人体吸收。
1.粳米具有健脾胃、补中气、养阴生津、固肠止泻等作用。
2.糯米性温,有补虚、健脾暖胃、止汗等作用。
1.扁豆可以补养五脏,有止呕吐、解毒的功效。
2.莲子性平,味甘、涩,能养心安神、补脾益肾。
1.枣有调养脏器、滋补气血、壮阳生津的功效。
2.山楂酸甘,微温。有舒张血管、降脂降压强心之用。
立秋时节,素时刻与您共享素养轻生活!